6月私募基金备案环比增超25%,释放什么信号?
来源: 证基风云 6月新备案私募基金数量环比增长25.59%。月私在分析人士看来,募基备案私募数量的金备增加意味着资金认可当前市场的投资价值,也代表市场资金配置权益市场的案环需求后续随着经济数据回暖会逐渐增加。 7月14日晚,比增中基协公布了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及产品备案月报。超释数据显示,信号6月份,月私新备案私募基金数量2562只,募基较上月增加522只,金备环比增长25.59%。案环 业内人士认为,比增备案私募数量的超释增加意味着资金认可当前市场的投资价值,市场做多热情开始修复,信号也代表市场资金配置权益市场的月私需求后续随着经济数据回暖会逐渐增加。但对于当前比较火热的新能源板块,业内人士均给出了谨慎看法。 新产品备案加速 中基协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末,存续私募基金管理人24330家,较上月减少188家,环比下降0.77%;管理基金数量133797只,较上月增加1061只,环比增长0.80%;管理基金规模19.97万亿元,较上月增加41.61亿元,环比增长0.02%。 产品方面,2022年6月,新备案私募基金数量2562只,较上月增加522只,环比增长25.59%;新备案规模486.05亿元,较上月增加56.67亿元,环比增长13.20%。其中,私募证券投资基金1882只,占新备案基金数量的73.46%,新备案规模163.89亿元,环比增长21.51%;私募股权投资基金265只,新备案规模173.94亿元,环比增长8.83%;创业投资基金415只,新备案规模148.22亿元,环比增长10.06%。 存续产品方面,规模环比有所增加,但部分类型产品的数量环比略有下降。截至2022年6月末,存续私募基金133797只,存续基金规模19.97万亿元,较上月增加41.61亿元,环比增长0.02%。其中,存续私募证券投资基金83813只,存续规模5.79万亿元,环比下降0.06%;存续私募股权投资基金31536只,存续规模10.84万亿元,环比增长0.05%;存续创业投资基金16725只,存续规模2.57万亿元,环比增长0.63%。 市场情绪有所回暖 玄甲金融CEO林佳义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6月私募产品备案数量大幅增加,是因为4月、5月市场暴跌出现流动性危机之后的弥补和反弹,这是一次性的。且产品规模以小资金为主。市场是基于暴跌后的反弹所形成的短期赚钱效应追涨。 在排排网旗下融智投资基金经理胡泊看来,私募备案数量的增加显著代表着资金认可当前市场的投资价值,同时也代表着市场做多热情开始修复,资金投资的热情开始增加,这也意味着私募基金看好未来市场行情。 事实上,优美利投资总经理贺金龙认为,今年私募发行普遍较为艰难,6月私募备案环比增加了25%,这说明市场情绪相对今年上半年有所好转。增量资金进场的过程,也代表市场资金配置权益市场的需求后续随着经济数据回暖会逐渐增加。截至今年6月30日,80%仓位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数量增加,可以看出,整个行业资金加仓抄底的痕迹较为明显。 对热门板块应谨慎 虽然6月的市场行情被众多机构积极布局,但步入7月之后,市场的表现更加震荡,前期涨势强劲的新能源板块震荡加剧。海银财富指出,7月私募基金仓位平均值在67.4%左右,相较之前的70%继续下调,6月在市场上涨的同时私募均在不同程度的下调仓位,意味着私募机构对下一阶段市场走势保持谨慎乐观。 多位私募人士也对目前大火的新能源板块给出谨慎看法。 林佳义认为,目前新能源板块基于DCF(现金流折现法)估值是严重的泡沫阶段,属于非常明确的追高。行业的终局所能提供的容量是远低于市场预期的,目前市场预期过度一致,板块拥挤交易已经接近全市场交易30%,处于崩盘前夕。随着6月所有短期刺激措施的退潮,明年很多新能源补贴也会取消,回归市场化竞争,新能源企业需求、业绩断崖是高度确定的。如果不上车,将不会受到本金的毁灭性打击。投资人要谨慎对待抱团资产,在市场上寻找低估值高性价比资产或者定投ETF。 胡泊认为,新能源相关产业链个股都已经积累了比较大的涨幅,尤其是中小市值的个股可能表现会更加优越。而从当前的情况来看,累积的涨幅较大,同时整体对未来业绩的透支现象也比较明显,所以局部赛道确实出现了过热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建议投资者保持一定的谨慎。同时关注热点能否从高景气赛道向业绩有可能出现反转的消费、医药等板块轮动,因为热点的扩散可能是行情能否持续的关键。 贺金龙表示,随着新能源板块估值不断提升,之后板块存在分化趋势也在所难免,投资者应更重视板块内个股业绩的确定性和持续性,根据基本面结合市场资金的宽松程度来通过新能源行业获得赚钱效应,切忌盲目追高。 策略配置方面,海银财富认为,由于主要经济体央行强势加息,伴随全球流动性收紧以及经济潜在增速衰减的预期强化,风险资产价格都将面临一定的压力。国内而言,虽然经济恢复可能低于预期,但受制于资本流动的影响,宏观政策的安排可能不会太激进。所以,不论是盈利还是估值,都需要警惕市场震荡调整。复合策略和FOF,相较单一策略,在不利经济环境下表现会更加“友好”。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如何打造“聪明的”基金公司 启动数字化引擎已成不二法门
- 董事长也不干了,“药中茅台”东阿阿胶高层震荡,3个月4名高管辞职
- 经济韧性足+鹰派言论频出 德银上调欧央行终端利率预期至3.75%
- 南极电商的羊毛衫不合格,去年业绩双降,张玉祥卖吊牌需加强品控
- 年内8家上市券商合计再融资855亿元 头部公司融资能力更优秀
- 杭州首批集中土拍“炸裂” 有1宗地引来60家房企争夺
- 北交所股票做市交易首日运行平稳 券商将逐步加大布局
- 原华为高管李文智已入职理想汽车,官方否认将出任CFO
- 卷土重来:桥水正重新做空欧股
- 经济韧性足+鹰派言论频出 德银上调欧央行终端利率预期至3.75%
- 美国又发生特斯拉撞消防车事故,致司机死亡,NHTSA展开调查
- 量化派科技二次递表港交所主板 2022年业务伙伴数逾2457名
- 茅台酒11月21日销售已破千亿,连续两年成为千亿级酒类超级大单品
- 新投资风格或在酝酿 百亿级私募调仓换股
- 河北石家庄:推进市政化改造项目建设助力经济发展
- 泸州老窖总工程师沈才洪:提升五大高度,共创名酒未来
- 造车新势力8月成绩单出炉:理想“爆冷”仅交付4571量,AITO问界系列首破万辆
- 收入腰斩、用户萎缩,Coinbase何时走出加密货币寒冬?
- 茅台集团党委副书记卓玛才让:“名酒品质”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
- 郑眼看盘:多空相对平衡 暂时适合短线交易
- 搜索
-